魏惠王:战国时魏国的君主,名瑩。卜皮:人名,生平不详。
成欢对齐王说:“大王您太仁慈,太对人不狠心。”齐王说:“太仁慈,对人太不忍心,这不是好词儿吗?”成欢回答说:“这是臣下的美德,不是君主所应该实行的。臣下一定要是仁德的人才可以与他谋划,有不忍人之心的人才可以与他亲近;不仁慈的人就不能与他谋划,太狠心的人就不能与他亲近。”齐王说:“那么我在哪里太仁慈?在哪些地方不狠心?”成欢回答说:“大王对薛公太仁慈,而对田氏宗族太不狠心。对薛公太仁慈,大臣就没有了权势;对田氏宗族太不狠心,那么您的那些宗族里的父兄就肆意犯法。大臣们没有了权势,那么抵御外敌的兵力就会削弱;您的父兄犯法,那么国家的内政就会混乱。对外的兵力削弱,国内的政治混乱,这是亡国的根本。”
魏惠王对卜皮说:“您听说我的名声怎么样?”卜皮回答说:“我听说大王对臣民仁慈有恩惠。”魏惠王高兴地说:“这样的话,我的功业达到什么地步呢?”卜皮回答说:“大王的功业达到了衰亡的地步。”魏惠王说:“仁慈恩惠,是善德的行为。实行美德而衰亡,这是什么原因?”卜皮回答说:“仁慈的人就会不狠心,而对人有恩惠的人喜欢施舍。不狠心就不会惩罚有罪过的,喜欢施舍则不等人建立了功勋就奖赏。有罪过不受惩罚,没有功劳而受奖赏,即使衰亡,不也是应该的吗?”
齐国好厚葬,布帛尽于衣衾,材木尽于棺椁。桓公患之,以告管仲曰:“布帛尽则无以为蔽,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,而人厚葬之不休,禁之奈何?”管仲对曰:“凡人之有为也,非名之,则利之也。”于是乃下令曰:“棺椁过度者戮其尸,罪夫当丧者。”夫戮死,无名;罪当丧者,无利:人何故为之也?
卫嗣君之时,有胥靡逃之魏,因为襄王之后治病。卫嗣君闻之,使人请以五十金买之,五反而魏王不予,乃以左氏易之。群臣左右谏曰:“夫以一都买胥靡,可乎?”王曰:“非子之所知也。夫治无小而乱无大。法不立而诛不必,虽有十左氏无益也;法立而诛必,虽失十左氏无害也。”魏王闻之曰:“主欲治而不听之,不祥。”因载而往,徒献之。
衾:被子。
棺椁:古代棺材有内外两重,内称棺,外称椁。
桓公:即齐桓公,名小白,春秋时齐国的君主,著名的“春秋五霸”之一。
管仲:即管夷吾,齐桓公的相。